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时间:2024-09-03 17:19:46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小兔子找太阳》这篇童话中,有着与小班幼儿十分相似的拟人化了的小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对生活、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它爱探求,可又总是出错。这个作品不是简单地将"太阳是什么样的"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通过小兔子一次次出错,自然地使小读者理解这个开始便提出的问题。故事内容生活气息较浓厚,其中角色单一,只有小兔和兔妈妈,情节也较简单,就围绕着太阳这一主题从屋子里面来到屋子外面,并且重复出现的字、词、句子较多,这样的故事迎合小班幼儿的兴趣指向,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符。

二、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三条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2、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

3、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中小兔对生活、大自然的好奇与探求欲望。

三、说教法

对于陌生环境中的人与物,小班幼儿往往不敢做出积极的反映;而在充满亲情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他们则会大胆表现出他们特有的天真可爱。在新《纲要》有关语言教学的目标与指导要点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另一方面,小班幼儿受其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在语言能力方面还很欠缺,他们的词汇量很少,表达起来较感困难,学习中,他们乐于接受浅显易懂的趣味性较强的东西。因此,根据以上精神和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幼儿创设故事场景,将这一教学活动设计为让幼儿亲身经历故事情节、在此过程中反复学习教学目标中的难点、并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内容、表演故事等游戏性教学,试图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通过观察比较反复出现的事物,说说它们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不同,讲讲故事中的形容词和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设计: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演示兔子木偶,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故事。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边讲故事边木偶表演《小兔找太阳》,讲述到"真急人,太阳到底在哪儿呀?"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步拉出画面,我设计了故事情节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学习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中,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小兔子的出错,还有问题的讨论:小兔子焦急地找太阳,太阳到底在哪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班幼儿都有乐于帮助他人的心理,而且同样又为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太阳的特征创设说的机会。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欣赏故事录音《小兔子找太阳》。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有完整的印象。并对太阳的特征进行总结。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在创设的情景中表演故事,幼儿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故事,感受到小兔子在寻找答案中表现出的可爱形象。

在延伸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太阳的温暖,用画笔描述太阳的色彩、特征。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2

一、教材分析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而《爱唱歌的大恐龙》正是在小班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有趣的声音、奇妙的声音、悦耳的声音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意义;然而,无休无止的声音、惹人心烦的大嗓门却令人生厌,《爱唱歌的大恐龙》让幼儿在诙谐幽默的笑声中领悟到自觉控制声音是一个融入社会的必要修养。而良好常规的培养不是通过哪一个活动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一点一滴常抓不懈。《爱唱歌的大恐龙》这一活动正是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来的教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接收,因而会更有说服力。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我认真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通过听听、猜猜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声音大小的危害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影响别人。难点是让幼儿猜想让大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方法。

二、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教学课件、小图片、教师自身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使孩子们在倾听老师的讲述、观看课件等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声音太大的危害,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视听结合法、谈话交流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敢想,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更好地完成教学,形成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说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记录表格、小图片、记号笔。

3、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打个。

四、说教学过程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开头部分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开头部分的展示(大恐龙图像)给孩子设计了一个悬念。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来猜猜!孩子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各种原因,这时我再继续播放课件(从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住着一只人人讨厌的大恐龙),看完,请孩子说说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然后我再设计提问:大恐龙发出的难听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问题继续观赏课件(从大家为什么这么讨厌他呢脑袋抖个不停),培 ……此处隐藏19707个字……>幼儿:还可以拍脸、拍头、拍肩、拍腿、拍腰、跺脚……

带领幼儿练习数遍,加强记忆。

(环节解析:本环节通过为小豆芽加油,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徒手打节拍,让幼儿学学小豆芽"钻呀钻呀钻呀"的节奏型,幼儿的兴趣很浓,通过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体验不同的节奏。)

(三)师幼共同讨论,为乐曲选择合适的乐器。

1.出示乐器,辨别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两样乐器宝宝,看看他们是谁呀?(碰铃、串铃)

教师:今天请小乐器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为小豆芽加油我们选择哪种乐器呢?为什么?(碰铃)

教师:小豆芽钻呀钻呀用哪种乐器呢?为什么?(串铃)

2.请幼儿拿出碰铃和串铃,分别拍出节奏型。

(教师参与,引导幼儿注意碰铃的节奏,和摇串铃的方法。)

(环节解析:在引导幼儿分辨碰铃、琴鼓的不同音乐性质时,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能够分辨得出。)

(四)游戏体验 乐器演奏

教师:我们一起用乐器宝宝来讲讲小豆芽钻泥巴的故事吧。

1.第一遍:边清唱乐曲边用乐器演奏。(一半幼儿拿碰铃,一半幼儿拿串铃。)

2.第二遍,看图谱,单纯使用乐器伴奏。(提醒幼儿,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游戏。 )

3.听音乐 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演奏乐器,在演奏中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性质。)

4.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环节解析:这一环节小班幼儿对乐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两种乐器碰铃和串铃,幼儿易于分辨的、音色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乐器不仅可以用来为旋律伴奏,还成为了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达到活动的高潮。)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14

题目:《1和许多》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下面我将从幼儿、教材、教法学法、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幼儿。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3岁刚刚入园的孩子,我将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是孩子特别喜欢按照顺序背数字,甚至可以背到10,这种行为表明这些孩子对这些数字特别感兴趣。

二是孩子还没有建立初步的量概念,例如:当孩子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习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表示三,有一次我换成了另外三个指头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初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二、说教材。

我准备的资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幼儿智慧活动课程”小班上册数学领域上的“1”和“许多”。 认识“1”和“许多”是认识量的基础也是感知集合和元素关系的基础,单个的数量“1”很容易理解和表示,“许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孩子不能感知集合这种抽象的概念,但是通过和“1”的对比后却能够很容易感知这两个量以及“许多”这个大集合是由一个一个元素组合而成的。

三、说教法。

活动过程中,我要运用提问法,图片展示法。

四、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

(一)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能区别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三)知识目标:知道 许多是由一个一个1组成的。 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又循序渐进。

六、说话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一)经验准备:能听懂老师的指令。

(二)物质准备:

1、若干苹果图片是为了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具体操作而准备的材料。

2、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图片上是有很多的`苹果,是为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帮助孩子感知很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3、课件是为了在第三个环节中帮助孩子通过三组图片的对比感知“1”的量和“许多”的量的区别。

七、说话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上共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帮助孩子初步探索和感知一个苹果的含义。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通过观察PPT,感知“1”和“许多”的差异,并能够区别“1”和“许多”。 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感觉“1”的量和“许多”量之间的区别。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孩子们的观察,一个一个的数一数,感知“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八、说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将在生活中寻找“1”和“许多”都藏在了哪些地方?作为了活动的延伸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可以巩固对这两个量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知识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意识和观念。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15

一、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保护也日显紧迫,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泊,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意攀登树木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二、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本次活动制订的目标。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我把活动目标一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1、各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

4、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找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