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外婆的作文汇总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婆的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婆的作文 篇1你们看过湖广会馆的变脸表演吗?嘻嘻,在我家里就有这样的高人——外婆。外婆练成了”变脸“的神奇功夫,有时她的脸变成太阳,有时化成阴云;有时如急风,有时平静。我想: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阿姨也不能准确报出外婆那张脸的气象变化。不信,听听外婆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个星期天,我学完小提琴刚走到家门口,外婆已经笑呵呵地来迎接我了。我放下书包,坐到电脑前面正要玩游戏。外婆走进书房,脸刷地由晴转阴。外婆命令我练琴,不准玩电脑。我很想玩,就没听她的话。外婆马上就变了脸,乌云变成狂风。惨啦,电闪雷鸣就要开始了,”缴械不杀“!我忙关了电脑,拿起小提琴。好听的琴声像哈利?波特的魔法,把外婆的脸变成了太阳!啊,雨过天晴了!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曾老师让我们竞选班委。我很想参加,可又有点儿害怕。外婆就在家陪我练习,一字一句耐心地听我讲,每当我忘了该继续说什么的时候,她的脸就会刮起急风;当我说得很流利的时候,她的脸又会变成一朵桃花。在外婆的鼓励下,我参加了班委竞选。不巧的是我又生病了,外婆和外公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来接我,我看到外婆脸上全是担心。我坚持作了竞选演讲,当外婆听说我选上了学习委员时,她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真美!
忽然,想起妈妈告诉我的话,从我出生开始,日日夜夜都是外婆在照顾我!
”变脸“的外婆,我爱您!
外婆的作文 篇2我有一个辛勤的外婆。外婆今年66岁,头发是银白色的,由于劳累过度,背有点驼,手变得很粗糙。但我们都很爱外婆。
去年夏天,妈妈把外婆接过来了。说是让外婆在这里享享清福,实际上是让外婆在照顾妹妹的期间享到所谓的“清福”。可过了一年了,外婆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就算有,那也是抱怨叔叔、小姨回来得太晚了。外婆很节俭。她从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却舍得花钱给我和弟弟妹妹买吃的、用的。叔叔给外婆买的.补品,外婆都舍不得吃,只是在不舒服时才吃一点。叔叔小姨总是劝外婆把补品吃了,吃完了再去买。外婆却说:“省一点吧,这补品也挺贵的,再买不是浪费钱吗?钱是来之不易的呀。”
外婆来这里是照顾她的小孙女——我的妹妹。妹妹很顽皮,又爱哭,什么事不顺心就哭。时间长了,外婆也想出了几招对付她的办法。哭得轻,外婆就哄她;哭得不轻不重,外婆就诱惑她;哭得很严重,外婆就不理她,等她不哭了再去擦眼泪。外婆非常勤劳。叔叔小姨都去做生意了,外婆就独自一人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照顾妹妹,忙里忙外的。小姨多次要外婆好好休息,别累跨了,可外婆说:“没事的,我以前还要照顾你们五个孩子,现在只要照顾一个,怎么会觉得累呢?”
我喜欢我的外婆,在我眼里外婆永远都是值得我尊敬的。
外婆的作文 篇3见过有人恨爹恨妈恨社会恨班主任恨初恋,但恨外婆的似乎没有。大概慈母大人的慈母大人,其慈善度等于慈母大人的平方,又不像爷爷奶奶有培养孙子安邦定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欲望,因此我周遭的朋友连我在内,都跟外婆比较亲。不止中国,全世界电影里某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机关枪”男人,一般回忆往事时也都酷酷地来一句:“我外婆当年……”
美剧里偏居家一点儿的剧情,都会涉及饮食,常见的某甜饼、某奶酪、某甜酒的配方,大半出自外婆家传。我问朋友们最怀念外婆什么,十之七八都两眼发直,垂涎三尺。可见这点也是中西皆然——经典的外婆形象,总和饮食相关。
外婆们做的菜,比较容易分辨。比如,你在人家做客,见一道菜大众家常,多半是小姑娘自己初学羹汤的试验品;如果满桌菜风骨倜傥、风味豪爽,那多半是手艺好的爸爸或妈妈露了一手。色调最温润、味道最淡、成色最厚的一般就是外婆菜。
外婆们下厨,好比积年高手老江湖出战,已经过了跟你斗剑论掌飞沙走石的境界,讲究的是拈花一笑举重若轻。外婆们大多笃信天然,鄙视各类现成的调味品,比如味精之类。反正老人家有的是时间,炖一锅汤可以香气氤氲之间坐等那味道丝丝支离出来。外婆们做菜很少给你大荤大油,荤少素多,疏疏朗朗地端来,尝不出味精来,盐也淡的若有若无。但信手放的花椒、被利用完的八角,星星点点,就又把味道衬起来了。外婆们若做味道醇厚的菜,往往做得极浓郁。比如,爸爸妈妈们的红烧肉时常劲健耐嚼、香气犀利,外婆们的红烧肉或是红烧蹄一般都一触即融、入口便化,味道厚实得就像欣赏上了年纪的艺人演话剧,一个字一个字像两只脚踩实在地上,踏实、地道。
外婆们吃东西都细心,于是带点雍容的挑剔,好比贾府太君看个戏就批评上了才子佳人。你带外婆们出去下馆子,她们高兴之余,都会对某些菜客客气气地挑肥拣瘦一番。到了最后,隐隐约约透出主旨,就是觉得钱花多了,菜吃少了,菜价还大大不值。有朋友跟我抱怨说,某些姑娘吃饭吃菜,讲究的是食材的价格,以后好漫不经心地和闺密们说,当年某哥哥如何驼峰熊掌,翠釜玉盘,姐姐照样没理他。能做饭的外婆则大大不同,她们吃馆菜,通常有点化学家的执拗劲儿,恨不能一笔一画列个配方单子出来。豪奢型的大菜外婆们普遍兴趣不大,但简单家常的偏门菜,外婆们通常一吃就会,过两天摆给你看,等你夸一句“比外面馆子里还好吃”,就泄露天机般告诉你,外面卖多少钱,家里做如何省钱,最后感叹两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类的话。
我外婆生前,省起钱来就不遗余力,边角料从来都舍不得扔,真有点“但有一技之长者,莫不为国所用”的意思。每次在我家吃饭,外婆看着我妈扔掉的边角料都叹息几声。我小时候总觉得外婆抠门,后来才知道,她老人家是到了所谓“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比如20世纪80年代,故乡吃鱼头、鸡爪者少,全家族对外婆的鱼头汤或焖鸡爪不以为然,只有我爸常出差去广东,回来称赞说外婆的鸡爪非常地道。舌头是会成长的,等我后来离家独居学做菜,才体会到外婆当初是何等寂寞的高手。
外婆们通常都用不惯现代厨房。我外婆每次炖鸡都会像白发宫女说前朝般的念叨各种瓦罐,有两个朋友的外婆都坚决抵制打蛋器,宁愿自己用一双筷子打得风生水起。所以,我外婆没来得及学会现在女孩子用以勾引男朋友的西式甜点,但是,用着上古器械,她还是能手到擒来做出许多美食。我上中学时每周去外婆家玩,外婆每次接了电话,都摊面饼给我吃。那面饼无馅无料,略撒一点白糖而已,烙出来略带焦的酥香、摊出来的软滑以及那柔韧的筋道,真是举重若轻。我外婆另有一道盐水花生,一道过年时的红烧蹄,简直是天下无双。我当年问她如何把花生弄得恁脆、蹄膀收拾得恁烂,她都说不出所以然,也没加什么特殊的料。今年夏天出远门,吃了一位朋友的外婆做的粉丝鸡杂,惊为天人。絮絮问她粉丝怎么收拾得滑不腻口又酥软,钵里无油少盐怎么让鸡杂腥腻全去口感香脆,那位外婆也是 ……此处隐藏5716个字……,现在,我要你答应我,让你爹好好活下去。”
母亲走后,儿子哭着把父亲从床上背起,把她背到母亲坟前,父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那一刻,他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父亲了。虽然,父亲在他3岁时就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双腿,但父亲对他的爱却从未有过一丝残缺,想起心如死灰的父亲强装笑颜与他谈论音乐和敲击墙壁,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他知道,那是父亲在用自己的痛苦为他带来生活的希望。
以后的日子里,他习惯了每个夜晚听隔壁父亲的敲墙声,后来,听众里多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儿子曾经问过他,爷爷为什么要敲墙呢?他回答,那是爷爷和爸爸的约宝,爸爸是在用墙弹奏音乐呢,你听,爷爷弹得多好听啊,比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都好听,因为,爷爷是在用心弹,弹的是一首叫作爱的曲子。
一封没有地址的信
我家的圣诞树上挂着一只空白的信封,上面既没有收信人的地址,也没有寄件人的签名。它挂在那里已经10多年了。
这件事应从我丈夫迈克讨厌圣诞节说起。其实他并不是讨厌圣诞节本身,而是他认为圣诞节被过度商业化了。人们尽情地花钱,疯狂地买礼物,把其他事都抛到了一边。由于丈夫有这种感受,所以有一年圣诞节,我决定打破传统,为他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年我们的儿子凯文12岁。在圣诞节前夕,他的学校组织了一场非正式摔跤比赛,对手是当地教会资助的一支队伍,其成员大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一家人都来到赛场观看比赛,看到对方选手穿着破旧的运动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子及他的队友,他们身穿金蓝相间的制服,脚上是崭新的摔跤鞋,显得格外耀眼。
比赛开始了,我发现对方选手没有戴专用头盔,只用一顶薄薄的帽子保护着耳朵。毫无疑问,我儿子的队伍以绝对优势获胜,并取得了所有级别的冠军。坐在我旁边的丈夫叹气道:“我真希望他们当中有人会赢。其实他们的一些选手很有潜力,但就这样输掉了比赛,等于输掉了他们的信心。”迈克曾带过小型的橄榄球队、棒球队和曲棍球队,所以对孩子非常了解。而我的灵感也由此产生。
当天下午,我购买了一些摔跤专用的头盔和鞋子,并以匿名的方式送给了本市的教会。
在那个圣诞节的夜里,我把一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里面写着我做的那件事,并告诉迈克,这是我送给他的圣诞礼物。迈克开心地笑了,他的笑容为圣诞节增添了光彩。
以后每年的圣诞节,我都继续着这个传统。我曾送给弱智儿童一套曲棍球装备,也曾送给一对老年兄弟一张支票,因为他们的房子在圣诞节前一周被大火烧毁了。
在我们家,拆信是圣诞节的重要活动。圣诞节的早晨,那封信总是我们最后拆开的礼物。孩子们站在一旁,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怀希望地看着父亲从圣诞树上取下信封,然后拆开,一起阅读里面的内容。一年又一年,孩子们慢慢长大,但挂在圣诞树上的那只信封从未失去它的吸引力。
这一年,我们失去了迈克,他因患癌症而去世。圣诞节如期而至,我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但在平安夜,我仍把一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有三四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这些信是孩子们挂上去的,他们把自己做的善事写在信里,献给他们的父亲。
这个传统还在延续,并且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传得更远。到时,他们也一样会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他们的父亲从树上取下信封。
外婆的作文 篇4外婆矮小、瘦弱,可总爱絮絮叨叨。每逢周日,他的身影就整日的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总是嘟哝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叮咛,也许是她说不清楚,其实是我根本没听。
那天,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宝贝,来帮我洗衣服,你明天好穿。”房外传来了外婆沙哑的声音,门被推开了,撞在墙上,哐当一声,“星期天也这么辛苦!”外婆那像失水了苹果的脸凑到我面前,我没好气的将书使劲往桌上一摔,“外婆,你就不能敲门吗?没见我忙着看书吗?你出去!”
外婆悻悻走后,我继续看书,谁知道,外婆在门外一边洗衣,一边继续唠叨,我实在受不了,就冲出房门,“外婆,你能不能闭嘴!”
“怎么了?又在惹外婆生气?”爸爸到家了,边放下头盔摩托边责怪我。“不是,外婆她一直唠唠叨叨,妨碍我学习了,下周一,我还要考试呢!”我撅着嘴向爸爸告状。“别生外婆的气了,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外婆年轻的时候,才风风火火呢!”“人老了就能这样吗?”我仍在赌气。“外婆年轻的时候,家里孩子多,外公身体不好,全家生存重担就压在外婆一人身上,半辈子的辛劳落下的病根,一场大病后,外婆才整日地自言自语,怪可怜的老人哦!”“其实,在所有的小辈里,外婆是最疼爱你的”
爸爸的话撩起了我的记忆:爸妈责备我,外婆护着我;小朋友欺负我,外婆罩着我。那年春天,我脸上长了水痘,外婆骑着三轮车,到二十多里外的.临近乡镇给我抓药,半路上,由于劳累,不小心刮到了路边的树,脸上被戳了多道伤口,外婆没顾上疼痛,一直坚持骑到家,而我依然熟睡着,一路颠簸,一路惬意,梦中似乎摇到了外婆桥。
推开房门,看见外婆那风中飘扬的白发,我的鼻子酸酸的。“外婆,我们一起洗吧!”外婆迷茫看着我好一会,高兴得点点头,眉头的皱纹舒展开了,我靠着外婆的肩头,外婆抚摸着我的头,拍拍我的背,刹那,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
外婆的作文 篇5我的姥姥我有一位关心我的姥姥,她个子有点矮,头发已经白了,但她很勤劳,每天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姥姥住在我家,姥姥每天都早早起床给我做饭,然后送我去幼儿园。姥姥还教会了我洗手绢,我很爱我的姥姥。
外婆的作文 篇6小时候,外婆最早教会我念的那首童谣就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而外婆家门前真的就有一座桥,所以我就一直叫它外婆桥。
这个暑假,我又一次来到了外婆家。当汽车一驶过外婆桥,外婆家就到了。那时已是晚上七点多,外婆桥上聚集着很多纳凉的人:有些三五成群,斜靠在桥栏边闲聊着;有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摇着蒲扇;还有些吹着丝丝凉风,惬意地仰望着夏夜的星空。漫步在外婆桥上,我看到桥下的小河在月光下泛着波光,不时有小鱼跃出水面,发出声响。归巢的鸟儿们迅速飞过,飞到了河对岸的小山林里,但我看不清它们的巢在哪儿。空中还有许多蝙蝠、蜻蜓在飞来飞去。夜空中的星星特别多、特别亮,这可是在城市里看不到的。
这时,外公叫我和妈妈一起去离外婆桥不远的村广场看电影。“去广场看电影?那是什么样的?”我好奇地问。妈妈说:“那叫露天电影,你到了那里就知道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广场上,电影已经开始了,很多人在广场上席地而坐。我看到一台放映机把光束投射到银白色的幕布上,幕布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使银幕上的'画面变形了。虽然观影的效果不是很好,但能坐在夏夜的星空下,吹着凉风看电影的感觉却是特别美好的。
看完露天电影,在回外婆家的路上,我还看到了几只萤火虫,它们打着灯笼,一闪一闪地在我前面飞。啊,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夏夜。
我爱外婆桥,我爱外婆家。因为我出生在这儿,上幼儿园前的那段最无忧无虑的岁月也是在这儿度过的。这儿不仅有清清的小河、繁茂的大树、璀璨的星空……还有慈爱的外公外婆。
文档为doc格式